听松阁

枕边听松语,槛外看潮生。

思无邪 29-40

作者 安意如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邺风·式微》 身在高原重山叠抱的小城,这里自九六年经历一场地震之后,为世人所知。好像被惊醒的睡美人一般,从此繁漪不绝,妖花怒放。 我先来时不喜,现在也不见得就爱。我就是这样挑剔的人,看见荒凉心生感慨,向往着热闹。看见繁华到不堪的事物又反感,觉得闹腾做作。夜间于山顶看见城市灯火招展如花,对...

思无邪 14-28

作者 安意如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诉,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觏闵既多,受侮不少。静言思之,寤辟有摽。 ,胡迭而微?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邺风·柏舟》 (上) 这是一首情文并...

思无邪 01-13

作者 安意如

诗经如彼岸花,即使无法摘取,也一直存活于心。 用诗的清雅去寻找,用经的深邃去看待,它也许是前世的前世,我们心底曾经响过的声音。我们在一起曾经唱过的歌谣。 诗三百,不过是前生无邪的记忆。 对面的女孩看过来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

人生若只如初见 44-54

作者 安意如

第44节:星沉海底当窗见,雨过河源隔座看(1)   “星沉海底当窗见,雨过河源隔座看。”李商隐的这两句诗非常亮丽华美,一如义山的诗本身予人的印象:宛若星河斑斓,有妩媚的壮阔,华美的哀伤。   应该是因为骨子里安逸荼靡的情绪作祟,所以我喜欢浓词艳赋如《花间集》多过于写实史诗,喜欢李白多过杜甫。我一直喜欢李义山的诗。他的诗学极了李贺的奇幻象征手法,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又承袭了杜甫的精严顿挫和李...

人生若只如初见 32-43

作者 安意如

第32节:薛涛笺上十离诗(1)   薛涛笺上十离诗   我想薛涛这样的女子,还是做妓的好;如果不去做妓的话,还真没有更好的职业适合她。寻常男子配不上她绝色的姿容和才情,也难有那个心胸去包容她做个才女;若做个深闺贵妇,或者做个小家碧玉,前者空虚无聊,后者日日操心家长里短,日子久了,再好的珍珠也成了鱼目。   只有像歌妓这样的角色,虽然不是良家女子,倒也空气清甜,水源丰富,供她长袖善舞,伸...

人生若只如初见 21-31

作者 安意如

第21节:潘岳悼亡犹费词(一)   潘岳悼亡犹费词(一)   说魏晋风骨,我想提金庸笔下黄药师。其人非汤武、薄孔周,视世俗礼教为粪土,任情纵性,我行我素,一派魏晋名士风范。青袍玉箫客,孑然江湖行。电视里,他面具揭下的那一霎,鬓如刀削,双目瞻瞻,我承认,自己被他的绝世姿容摄住了。   古词里说沈腰潘鬓消磨,黄老邪便是活脱脱的样板。他不应在南宋,实在应该潜身千年前,与阮籍刘伶并一醉,和着嵇...

人生若只如初见 11-20

作者 安意如

第11节: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1)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   曾经我是那个和你指天为誓的人。   《汉乐府》中记下我对你的誓言:“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如果你忘记了。我愿意再说一次。是的,我夜夜在说。夜阑尽处,闪烁的微弱心火,映出我当时决绝的容颜。   我两指并立,以手指天。我说,请苍天为证,我愿与你相知,...

人生若只如初见 01-10

作者 安意如

第1节:人生若只如初见(一)怨歌行   说班婕妤应以《怨歌行》开篇,说杨贵妃更应该拿《长恨歌》来作题,可是不,有了纳兰容若的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一切有了开始存在的理由。   夜深不睡,读《饮水词》,通书看下来,我仍觉得这句最好。其实这一阕词着实平淡,但这一句又实在叫人哑然,像张僧繇画龙的一点,又像西门吹血的剑,准确,优雅,无声地吻上了你的脖子。感觉到的时候,已经回不到最初。   “...

回文诗

回文诗

回文是汉语特有的一种使用词序回环往复的修辞方法,文体上称之为“回文体”。而回文诗是一种按一定法则将字词排列成文,回环往复都能诵读的诗。这种诗的形式变化无穷,非常活泼。能上下颠倒读,能顺读倒读,能斜读,能交互读。只要循着规律读,都能读成优美的诗篇。正如清人朱存孝说的:“诗体不一,而回文优异。” 简介 回文,也写作“回纹”、“回环”。它是汉语特有的一种使用词序回环往复的修辞方法,文体上称之为...

项脊轩志

明代 归有光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 而庭堦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然余...

雪赋

南北朝 谢惠连

岁将暮,时既昏。寒风积,愁云繁。梁王不悦,游于兔园。 乃置旨酒,命宾友。召邹生,延枚叟。相如末至,居客之右。 俄而微霰零,密雪下。王乃歌北风于卫诗,咏南山于周雅。 授简于司马大夫,曰:“抽子秘思,骋子妍辞,侔色揣称,为寡人赋之。”   相如于是避席而起,逡巡而揖。曰:臣闻雪宫建于东国,雪山峙于西域。 岐昌发咏于来思,姬满申歌于《黄竹》。 《曹风》以麻衣比色,楚谣以幽兰俪曲。 盈尺则呈瑞于丰...

随园记

清 袁枚

  金陵自北门桥西行二里,得小仓山,山自清凉胚胎, 分两岭而下,尽桥而止。蜿蜒狭长,中有清池水田, 俗号干河沿。河未干时,清凉山为南唐避暑所,盛可想也。 凡称金陵之胜者,南曰雨花台,西南曰莫愁湖, 北曰钟山,东曰冶城,东北曰孝陵,曰鸡鸣寺。 登小仓山,诸景隆然上浮。凡江湖之大,云烟之变, 非山之所有者,皆山之所有也。   康熙时,织造隋公当山之北巅,构堂皇,缭垣牖, 树之荻千章,桂千畦,都...

陋室铭

唐代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创作背景   刘禹锡因在任监察御史期间,曾经参加了王叔文的“永贞革新”,革新失败后,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刘禹...

阿房宫赋

唐代 杜牧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 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阅江楼记

明 宋濂

金陵为帝王之州。 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 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 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天同体。 虽一豫一游,亦可为天下后世法。 京城之西北有狮子山,自卢龙蜿蜒而来。 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 上以其地雄胜,诏建楼于巅,与民同游观之乐。 遂锡嘉名为“阅江”云。   登览之顷,万象森列,千载之秘,一旦轩露。 岂非天造地设,以俟大一统之君,而开千...

醉翁亭记

宋代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 山间之朝暮...

石钟山记

宋代 苏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 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而长子迈将赴饶之...

登楼赋

两汉 王粲

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 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 挟清漳之通浦兮, 倚曲沮之长洲。 背坟衍之广陆兮,临皋隰之沃流。 北弥陶牧,西接昭邱。 华实蔽野,黍稷盈畴。 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遭纷浊而迁逝兮,漫逾纪以迄今。 情眷眷而怀归兮,孰忧思之可任? 凭轩槛以遥望兮, 向北风而开襟。 平原远而极目兮,蔽荆山之高岑。 路逶迤而修迥兮,川既漾而济深。 悲旧乡之壅隔兮,涕...

爱莲说

宋代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创作背景   宋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周敦颐来星子任南康知军。周敦颐来星...

滕王阁序

唐 王勃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 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 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

洛神赋

魏晋 曹植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 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 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词曰:   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 ,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 日既西倾,车殆马烦。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 流眄乎洛川。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俯则未察,仰以殊观。 睹一丽人,于岩之畔。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于彼者乎? 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

桃花源记

魏晋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 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 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

核舟记

明代 魏学洢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 为宫室、器皿 、人物,以至鸟兽、木石,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 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

恨赋

南北朝 江淹

试望平原,蔓草萦骨,拱木敛魂。人生到此,天道宁论? 于是仆本恨人,心惊不已。直念古者,伏恨而死。   至如秦帝按剑,诸侯西驰。 削平天下,同文共规,华山为城,紫渊为池。 雄图既溢,武力未毕。方架鼋鼍以为梁,巡海右以送日。 一旦魂断,宫车晚出。   若乃赵王既虏,迁于房陵。薄暮心动,昧旦神兴。 别艳姬与美女,丧金舆及玉乘。 置酒欲饮,悲来填膺。千秋万岁,为怨难胜。   至如李君降北,名...

归去来兮辞·并序

魏晋 陶渊明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 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 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 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 寻程氏妹...

师说

唐 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岳阳楼记

宋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日星隐耀,山岳潜形;...

少年中国说

清 梁启超

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 是语也,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 梁启超曰:恶!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欲言国之老少,请先言人之老少。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 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 惟留恋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进取。惟保守也,故永旧; 惟进取也,故日新。惟思既往也,事事皆其所已经者,故惟...

太上感应篇

宋代 李昌龄

太上曰:祸福无门,唯人自召。 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 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 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算尽则死。 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头上,录人罪恶,夺其纪算。 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辄上诣天曹,言人罪过。 月晦之日,灶神亦然。凡人有过,大则夺纪,小则夺算。 其过大小,有数百事,欲求长生者,先须避之。 是道则进,非道则退...

前出师表

两汉 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